close

(本文原刊載於Bowen家庭系統理論在台研究及運用中心)

聽過很多畢業學生工作一段時間後聊起,初入職場時需要適應職場的不只是專業領域實務操作,還有人際關係。他們述說的故事,發生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但聽起來還蠻類似的。

尊重單位裡先來的工作者,他們稱為學姊(長)。有些機構會安排一至二位學姊(長)指導新進人員。新進人員A的經驗是他有甲乙二位指導的學姊,一主一輔。學姊們除了專業的引導之外,也會提出一些實務上的問題,希望A可以下班後再查些資料充實學理。當甲不在時,乙挑戰A這樣的說法或做法是有問題的,並提出另一學理佐證,指責A不認真學習正確的方法,於是A下班回家後多加探討乙學姊所述的學理加以修正自己的專業觀念。翌日,甲學姊發現A並未依循原指導的方法執行,對A提出質疑,甚至責備。沒多久A上班越來越覺得疲累,累得不僅是資料查不完,而且不知道要如何引用學理才叫做專業。試用期滿他便選擇離職。

新進人員B,對於自己可以進入知名機構工作感到開心,有一位極為資深學姊丙指導她。由於人力吃緊,B必須在一個月後獨立工作,因此她努力學習希望自己在指定的期限內能達到獨立作業的狀態。每每主管抽空檢視她的狀況時,都帶著疑惑的眼神問她為何如此執行,於是她接受主管的建議調整作法。丙發現B的作法有所調整,便要求B改回來。一個月期間B還學習了單位裡其他學姊(長)的作法,感覺有效,也被主管認可。但B卻在眾多的執行業務中發生或大或小的失誤,單位裡人稱小天兵。數個月後,她被告知因績效不彰必須資遣。

A說他曾向主管表達困擾,但主管要求他多忍耐。B說感受到丙指導時很不耐煩,主管對丙擔任訓練指導員的腳色上給了負評,因此無法晉升。A和B對自己第一份工作的經驗有許多挫折,覺得自己很無辜、委屈,怎麼做怎麼錯、不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並認為自己在學姊的眼中是個不受教、很糟糕的新手。這當中還有許多故事,就不冗述。

前面的故事裡,聽起來甲乙二位學姊、主管與丙之間並不和諧(如圖一),只是檯面上不碰對方,平日能迴避就迴避的情形。主管對丙原本就有管理上的困難,礙於丙非常資深,以效能而論確實達到要求。甲和乙的風格、想法、處事迥異,單位裡工作過一段時間的人都可以觀察出他們難以接受對方、彼此不說話。而A與B初來乍到,焦點全放在熟悉工作內容上,還來不及觀察清楚職場人際的時候,便從原本的局外人被拉入的衝突之中,形成了三角關係(如圖二)。你看出來了嗎?

圖1初始三角關係.jpg

圖2三角關係下的衝突樣貌.jpg

Bowen(1976)指出「無論是在家庭或其他團體中,三角關係是一種三人情緒形態,也是所有情緒系統的分子或基礎組成單位。三角關係是最小的穩定關係系統。一個二人系統只要是平靜的,也可以是穩定的。但是,當焦慮增加時,它立刻引發最脆弱的第三者介入,進而形成三角關係。當三角關係中的三個成員緊張程度過高時,就會牽扯其他人進入三角關係,形成一系列且連鎖的三角關係。」。A和B就是這個職場人際衝突中的第三者,焦慮且脆弱,但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已經涉入三角關係之中,也許他(們)可以感受到兩邊的不和諧,卻以平日最習慣的方式忙著以體貼順從企圖平息兩端的衝突,搞得自己人仰馬翻,得到兩面不是人的挫折經驗。

如果你也曾有過類似的經驗或處境,在這種時候,你會怎麼辦呢?不妨試著觀察。觀察,一直是Bowen系統理論中重視的功課。請觀察周遭的人,也觀察自己,這是「去三角化」,也是擺脫三角關係的第一步。讓自己站在局外人的位置,搞懂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反應是如何與環境中的人一起舞動的。漸漸的,在練習觀察的過程,可以體驗到相對客觀與平靜的經驗,這會培養相對成熟的自我,掌握自己的情緒反應,不因事件刺激而有自動化的衝動情緒。接下來的因應Bowen並不建議選邊站,反而是建議你與兩邊保持一樣的接觸。幾次之後,他們就會明白第三者的中立性,關係的緊張程度有機會緩和下來,甚至放棄這位不能共舞的第三者。

在職場中,有過裡外不是人的經驗嗎?試著觀察看看,自己是否介入了三角關係之中了?

 

 

arrow
arrow

    馬康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