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關於我的朋友A,她經歷三角關係的故事,

A和同職場的某位同事Z有話聊、合作愉快。當了一年半的同事後,兩人感情升溫。其他同事們認為AZ互動的模樣就是比好朋友再更親密些,雖然沒有宣告彼此是男女朋友,距離宣告交往可能不遠。A收到意外不尋常的訊息後,才知道原來這位談得來且看起來在追求自己的同事Z,長期與所謂的前()女友們仍持續交往。A傷心地結束親密關係,並轉換工作地點。過了一段時間後,A認為自己當時很傻,只顧著談戀愛,竟然甚麼都不計較地當Z的類女友,而在三角關係出現的狀況下做出選擇。

你我都不是故事裡的主角,我從其中有限的資訊,提取和Bowen理論比較有關的幾個概念來說明。

融合與親密關係

融合(fusion),是關係中情感與情緒交流,彼此能傳遞自己的情感讓對方收到,在意對方的感受。融合,在人際互動中的情感建立有其必要性,沒有絕對的好壞。適度的情感融合,讓我們有歸屬感、有依靠,經驗自己被懂、被理解,在關係中被支持後有充電的感覺。當然,高度的融合有時彼此都有相同的感受和反應,感到極佳的默契,彷彿認識幾輩子一樣地瞭解彼此;對方一個眼神或是小動作,認為自己能夠知道想要表達的意思,也相對地做出符合彼此的回應;愛屋及烏,也是高度融合的現象之一。高度的融合也會帶來不一樣的經驗,當對方表現出不符自己期待的言行舉止的時候,感到失望或生氣;時時刻刻必須相處在一起,稍有片刻分離就感到非常不安;或是不假思索地以情感上的好惡,或是情緒衝動下作出決定;對方是自己所()愛、所()喜歡的,對方說的、做的就通通()接受或()相信,這樣的信任或不信任欠缺了依據事實思考做判斷調整;或是處處配合,而忽略自己角色的需求和責任。

發展親密關係,需要建立在融合的正面情緒之上。在渴望兩個人越來越親密的過程中,做對方喜歡開心的行為或事情,或是期待對方的反應可以讓自己感到重要、有價值。這樣的文字說明顯得攏統模糊,舉例來說:夜間傳訊或撥(視訊)電話給對方,對方會感到開心,自己也收到越多情感表達對彼此的喜歡與愛。只要幾次,就能養成每天睡前一定要通電話或視訊的習慣。理論上,兩個人的融合/分化程度差異不大,情感容易交流,關係的發展是兩人相對能接受的速度和模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膠似漆、心有靈犀等還有其他,是中文描述親密關係情感融合的語句。

反之,兩人的互動越來越只是責任,處理家人的事情,往往事情處理完就累了。兩人越來越少分享遇到事務的經驗、談自己的想法和心情,也越來越把對方遇到的狀況是為自己要承擔或協助處理的事情。兩個人在不知不覺中變得越來越沒有談心的親密。換句話說一對一的互動逐漸增加的是疏離、越來越沒有話講,為了聊天還要找話題,相處顯得有點刻意、不自在。從一些談分手歌的歌詞裡,會看到許多在意對方而逐漸緊張的關係,有人在關係不自在的時候選擇分手,也有人在更焦慮痛苦的時候才做出決定。

這些都是情感融合的現象,出現在關係不同發展的面向上。

三角關係

這理論所闡述的三角關係,無論是在家庭裡或其他任何團體,三個人情緒的組合,是情緒系統的分子或基本元素。三角關係是最小的穩定關係系統。一個二人的系統只要平靜就能穩定,但是當焦慮升高時,就會立即捲入最脆弱的旁人成為三角關係。(Bowen, 1976)

依據A的資訊,當A與類前男友的交往同時,還有其他女性也與類前男友的發展或持續親密關係。在核對困難的情形下,暫時不做多重三角的討論。在A的親密關係中至少有一個三角關係,可能是Z與前女友的不安關係中拉進了A,也可能是AZ在隱微不安中,Z把前女友拉進來。

當兩個人的關係起初在逐漸減少情感流動日益僵化時,關係中的不安或緊張不容易被發現,經驗上已感受到彼此些微不同的變化。有的人會告訴自己可能是自己做得不夠,再努力一點就好;有人會安慰自己是自己想太多,勸自己忽略過去;有人會頻頻與對方確認關係、詢問關係發展或穩定性質的問題,行為舉止間流露對關係的不安。

如果有感覺但搞不清楚,那麼請先觀察。觀察自己的不舒服(緊張、害怕、焦慮或其他)的感覺或在意是在怎樣的狀況下發生,觀察當下有那些人事時地物,也觀察自己當下有甚麼想法。這些觀察會提供我們很多資訊,也能幫助我們看到自己的不舒服是怎麼來的,我們想要做甚麼或著想都沒想就立即做出怎樣的反應,而對方的反應或狀況又如何,這個不舒服如何牽動著自己與對方一連串的互動反應,是否已經成為一種模式。

接著,我們可以從脈絡、從模式中想一想這種情形,若不是我們想要的互動關係,那可以怎麼調整或做點不一樣的反應,讓過去固有的模式不再重蹈,也運用這些嘗試後的經驗允許自己可以修正。簡言之,這是個觀察、思考、然後行動的過程。

Bowen(1976)認為沒有人會一直待在圈外,但對三角關係的瞭解與知識,讓自己主動移動到圈外,仍同時與家人有情感上的接觸變得可能。最為重要的是,家庭成員可以學著觀察他們自己和家人,也學習管理他們自己與家人互動的時候不畏縮。有動機學習和掌握自己怎麼反應的家庭成員,可以影響整個家庭系統裡的關係

去三角,是化解三角關係的方法,需要先觀察搞懂三角關係是如何經歷一段時間的情緒運作傳遞而形成的模式。去三角這個概念另一個重點是採取一對一的情緒性接觸。能先穩住自己情緒平靜心情的人,與對方一對一的互動讓情緒感受能再度流通,二人關係系統裡的焦慮情緒就能慢慢緩和下來。

我立場,在系統中界定自己

A回顧兩人關係在發展過程中,尤其在自己提到未來想和和Z有更多共同生活的話題時,Z不直接回應地說提起剛好是工作上需當下要處理,A便以工作優先處理掠過兩人感情發展的事。若有機會A再提出時,Z有時也表示有其他事情要忙或提起別的話題,沒有更進一步的資訊。A認為工作壓力、未來關係發展與介紹認識彼此父母等,都可能成為自己與Z朝向關係逐漸緊繃的方向推動。我想這是A自己的想法,聽起來是合理的假設。

A做出關係的選擇。一方面是親密關係中不只一次出現第三人,這樣的三角關係令A有不少負面情緒反應出現,甚至影響自己無法思考和面對需要高度專注的工作。另一方面,A觀察到自己在關係中難以區分甚麼時候Z是工作夥伴、甚麼時候是親密友人,關係角色上越來越混淆,自己的情緒和思考就越費力。再者,A探究自己對親密關係的觀念,觀察自己的大家族成員的親密關係樣態,以及友人們在關係中的情緒起伏狀況後,提供了A確定自己需要關係是需要明確且坦然不困擾的角色重要參考資訊。在做了這個界定自己的動作之後,讓自己很清楚甚麼需要做、甚麼不需要,要做的事做到怎樣的程度,自己都有了清楚的原則,心情也逐漸穩定、思緒逐漸清晰。

我想補充一點我對A的觀察與想法。在A界定自己的過程中,一開始被人愛的經驗很美好,自己和對方都用力地扮演成為讓對方開心愉悅的樣子,而忽略了其中有不少和自己原本的個性、觀念非常不同的作為。順應迎合對方可以得到被愛,而放棄的是具有原則需要鞏固立場的自我。在關係中交換出越來越多的基本自我之後,A對親密關係感到越來越疲累,發現那不是自己認識的自己,甚至發現自己迷失在渴望被愛的情感中。過度的順應對方,也過度交換自我,終究達到A不願再失去更多的自我(self)的時候,也不願意再承擔原本關係中更多的負面情緒與感受,這樣的經驗促使A思考在關係中自己的立場。

關係的經營需要情緒情感的融合,也需要自我分化(self differientiation)A在本次的親密關係交往過程中,專注在對方的感受與反應,沒有注意到自己在過程中幾度輕微的不愉快經驗。當A專注在Z的反應時,以為自己也需要與Z有相同或類似的感受,對於自己與Z不同的感受,當時她以為自己太小氣、太想不開才會感到不開心。A在分手數個月後,情緒比較平靜也比較能夠思考,她才認為Z的有些行為或反應,影響自己權益時可以感到生氣,可以表達不同意、反對,如果需要表達生氣的情緒才能讓對方明白的話,她也願意直說自己的感受。對A而言現在明白的自我分化是即便是小小的一句話或動作,自己就是可能與A有不同的解讀(想法)、感覺 (情緒反應)。觀察到Z的行為感到困惑時,可以不急著為對方找理由找藉口,更不需要責怪自己。正因為和自己的想法或經驗不同,對事情有不同的解釋,更需要先搞懂自己和對方不一樣的部分。而在乎名分是A認為自己與Z對於關係的界定上很大的差異之一,A認為需要為自己堅持。

 

不是每個人都要求可以公開的名份或關係狀態,但關係中很需要界定自己的腳色位置,才能掌握自己與對方的距離拿捏互動的相對性。關係中,沒有過度交換自我,就能減少產生更多焦慮的情緒,在互動中能流動的情感提供了關係可以更持久的動力。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馬康哲 的頭像
    馬康哲

    馬康哲的部落格

    馬康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