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事情的經過簡要地說是這樣的。……

CJDG這對夫妻結婚二年多後離婚了。他們是社團前後輩成員,在參與活動時認識。交往期間各自在不同時間到不同國家進修,先後返回臺灣在同一個領域一起工作。十年的時間過去,雙方父母各自問了他們未來的規劃,他們認為彼此相處得還不錯,也認為結婚是一項合理、不錯的選擇。結婚讓DG成為CJ家族的新進成員,與CJ父母同一個大門進出分住不同樓層。婚後一年遇到Covid-19疫情,他們的工作量和工作型態受到影響有明顯的變化。平日居家互動,DG覺得自己很多的想法CJ越來越聽不懂,CJ也越來越認為DG想太多、小題大作、情緒起伏太大,二人意見不一的衝突越來越多。DG表示想要離婚,CJ則不想離婚。數個月後DG自己在外面租了房子離開婚後的住處,CJ一開始很不習慣、心情低落,也無法對父母說清楚自己的婚姻怎麼會有如此劇烈的變化。再過幾個月之後,他們辦妥離婚,現在以夥伴同事的關係在同一個職場工作。

 

從關係變化中你看到甚麼?看懂甚麼?

他們怎麼做到一起共事當同事?

在關係系統裡,你的位置在哪裡?

在變化的關係中,你如何拿捏朋友的腳色、發言、和互動?

 

三角關係

你遇過周遭的朋友夫婦有類似的狀況嗎?」。如果我這麼問你,其實我帶著一個想法:希望你和我有相同的經驗,或是我們之間有共同的話題,可以開展更多的對話和交流。如果我們接下來的對話內容,談的是朋友夫妻怎麼樣又如何如何,這種以聊他人的事容易流於八卦,顯得對他人的事情比對自己的事情更重視在乎。這是三角關係,在你我之間不熟或不知道可以講甚麼的時候,聊他人或他物的事情會是個容易突破尷尬狀態的方法;不用揭露自己的想法或心情,避免了自己和他人對同一件事情不同的看法,當然也少了衝突的機會,相對安全些。組織或團體中當成員彼此陌生卻有共同目標,第三方的人事物,容易達成成員間交流情感達到融合的狀況。所謂三角關係沒有絕對好壞,就是如此。正向或負向的發展運用,端賴個人是否知道/覺知/觀察到自己在這個歷程中的位置,如何選擇自己的表達和行動。

CJDG是社團前後輩成員,參與活動時認識。該社團活動是CJDG的交集,也是共同的興趣,兩人很多的話題都建立在這興趣之上。共同興趣/職業視為一個主體,那麼CJDG有很多的接觸互動、情感與時間投入其中,是個三角,且是正向發展的三角,維持CJDG互動上微妙的平衡。全球疫情影響減少了出場的機會,CJDG少了共同的話題,陸續出現如何因應的歧見,減弱了的功能,原本的三角關係逐漸失衡。

除了之外,他們之間還有其他的分歧。生活中CJ重視結果、DG享受過程;CJ想要有小孩,DG結婚時得到不生孩子的承諾。懷孕,是DG感受到自己和胎兒生理上在一起,看到CJ的期待著和小孩圈在一起的狀況,差一點就成為替代的第三人。各種身體、角色、情緒上的變化和不舒服,成了他們之間不是肉眼看得到,卻影響彼此情緒感受的三角關係。

 

高低功能互惠支配順應

兩人在工作上從以前的合作模式就是CJ提出概念和方向DG則負責執行與操作,CJ常對友人表示事情交給DG來做再放心不過。生活中CJ養貓,DG清貓砂、餵食;CJ認為好用的東西,也一定會買一份給DG,希望DG也和他用一樣的東西。如果是DG去買了自己需要的物品,CJ常認為那些東西品質都不優。CJ認為自己總是為DG著想,為DG選擇的物品也是最好的。婚後一年多,DG才有機會面對面時說出自己的想法。她認為CJ買的物品不是品質不好,而是自己真的用不到就擺在一旁。一開始DGCJ的好意感到抱歉,試著說過很多次沒能讓CJ聽進去。時間久了、次數多了,DG累積了許多歉意、生氣、不被理解、誤解等複雜的心情。每每對著CJ想要釐清想法和感覺時,不自覺地愈來愈用力、愈來愈大聲,有時看到CJ的表情,話到嘴邊說不出來就乾脆不說。DG的嗜好不被支持、選擇被否定、想法不被理解,很容易為了關係的和諧遷就對方。她漸漸懷疑自己在關係裡的角色與重要性。

DG從高中起就知道自己不喜歡小孩。DG同意結婚其中一部分,就是CJ答應不生育小孩。疫情之後,CJ提到生孩子的想法次數慢慢變多,DG越來越猶豫是否要順著CJ的要求。有一天DG發現自己懷孕了,她一點都不高興,心情一天天地低落。懷孕這件事,促使DG認真思考未來幾十年的生活方式與自我的價值,其中她知道自己在乎選擇、決定的權力。DG觀察到過往的生活瑣事自己較常配合順著CJ,以付出行動證明自己有價值、值得被愛。未來如果生育孩子一定會改變DG的身分和腳色,是她不願意承擔也無力承擔。她決定中止懷孕,這個決定對二人的關係存續與否有重大的影響。

這些經驗中透露二人在關係裡功能性腳色與位置的資訊,CJ較多的時間是高功能地主導或支配的一方,DG能幹地執行很多事情,相對地成為以較多行動付出配合或順應的一方。關係系統中流動的情感是CJ以為自己為DG決定事情是對DG表達關心照顧,相對地沒有接收到DG傳遞的情緒情感的訊息。DG再配合順應的關係中感到被誤解、生氣等情緒,她後來明白原來是交換出過多的自我,也就是沒有堅持自己在乎的原則或底線。維持多年交換自我取得高低功能支配順應互惠的平衡,當DG認為需要重視並堅持更多的基本自我,不做過多的交換自我之後,關係有了明顯的變化。

 

融合的形成,是建立在個體與他人的關係脈絡中,或是多人的共同關係脈絡中。在婚姻中情緒的相互依賴,使得融合將會達到最大的強度。(Bowen)

夫妻其中一方試圖成為我們兩人的主要決策者,而另一方則接受這樣的情境。這是親密關係裡借貸和出賣自我的一種典型的樣貌。……主導的一方以消耗多順從的一方來得到更多的自我。(Bowen)

關係融合來自於相互放棄自我與()承攬他人的自我,也是所謂交換自我。當彼此變得重要時,這樣的交換自我越容易發生。(Gilbert)

(以上摘自包文家庭系統理論之八大概念,第二版,2021)

 

重大事件、多世代傳遞歷程

死亡、出生、結婚、離婚、離家、求學、畢業、工作、失業、搬家、移民、罹病、意外事故、戰爭、流產等等這些個人或家庭家族重要的大事,對每一位成員的情緒感受有不同程度影響及調整變化。每個人、每個家庭對這些重大事件賦予各自能夠接受的意義。Bowen理論稱為交點事件(nodal events)或分水嶺事件(watershed events)。原本的生活維持著一個家庭情緒系統穩定或平衡的情緒運作,遇到重大事件的時候,這個系統就會受到干擾失去平衡,系統內的焦慮情緒顯而易見。系統成員會各自調整,重新取得平衡。

CJ家上兩代家族成員多,父親和祖父都是手足之間唯一的一位男性。CJ是獨生子,沒有其他手足不需要和同輩的人協調或退讓輪流。全家族的成員對於CJ寄予各種厚望,CJ出國念書、工作、結婚等都大肆慶祝一番。CJ並不喜歡,常常利用過年的時候和DG到國外出差。CJ透露他對家庭的想像是有著自己的小孩一起生活,他知道DG不喜歡小孩,總以時機不適合回應父母的詢問或轉移話題避開回答。

DG的家族成員較CJ家的人數更多,父母及其長輩的手足男女性別大概是1:1,有各行各業的工作者。家族成員遇上逢年過節就辦幾桌菜飯,大的小的老的少的聚在一起吃吃喝喝。DG的手足都是女性,念書就業出國都靠自己打點,她很清楚在父母任何一方的家族裡女性沒有話語權。她從媽媽和手足的婚姻中,理解到媽媽對婚姻有的使命就是夫妻關係再痛苦也不離婚。DG困惑地問過媽媽幾次,這麼痛苦怎麼不離婚,媽媽告訴她因為孩子她不離婚也離不了婚。

DG很明確地表示自己不想成為像媽媽沒有自己()、沒有經濟能力,只能依靠丈夫那樣的女性。懷孕,這件事情意義的重大程度足以翻轉DG自己的人生。她評估、思考了近一個月。生活中與CJ、與其他家人的互動,她越來越清楚需要為保有自我、為自己而堅持的重要性,遠遠勝於成為母親的意義。她選擇不再交換出更多的自我。這個行動打破了在家族中多世代的期許與規範:女性需要為孩子犧牲自己、不能成為經濟獨立有想法的女性。

 

自我分化、我立場

儘管做出了艱難的決定,DG仍在乎媽媽的反應,她知道自己選擇離婚父母都很難理解更別說接納諒解。面對父母時,DG就像是個六歲的小孩一樣,不知所措、全身僵硬。這是DG年幼時至少累積十年的經驗。DG經常練習提醒自己現在已經三十歲、練習仔細聽見父母言語之間再說甚麼、練習不再情緒被激發的當下回嘴回應情緒話;練習看到自己與父母同在的場合中,其他人有些怎樣的反應。

一開始,DG感覺很困難,當下的氣氛不說些甚麼或不回應父母些話,渾身難過,彷彿天要塌下來一樣。DG發現自己延遲一秒做出反應,天沒有塌下來,反而看到自己的手足先回應父母。這才明白,原來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已經練就毫秒回應的習慣,這個微妙的過程DG在心中翻滾著各種想法和心情,並對這樣的觀察感到有趣。DG選擇先練習在家人的情緒單位的邊緣待上一點時間,以淡定的心態看懂家人的互動。

接下來就是DG練習為自己發言表達想法與決定。DG試著表達出我的看法我有這樣的想法」。她經驗到原來給了自己身為三十歲女性、為自己未來生活負責、也可以把自己照顧好的立場,清楚了就可以不擔心被他人的話動搖、說話不需要張牙舞爪的用力。平靜、堅定、慢慢地說話,這是她的父母沒有見過的DG,他們先是一愣,在DG說完後就表示她是大人了,不干涉她做決定。

接下來,DGCJ各自都表達了沒有打算離開領域,也面臨在同一個職場工作兩人感到尷尬和不自在的狀況。DG表示兩人解除的是夫妻的關係,並未切斷關係不當朋友。CJ則認為自己不知道怎麼區分當朋友可以聊天聊甚麼話題、問候到怎樣的程度。經過一番討論,他們有了一些共識,不過問各自未來的財務、人際關係、親密關係,允許彼此討論需要合作的工作。會要求共同的朋友在一起參與的活動中,需要留意開玩笑的程度,也可以自行決定與任何一方的互動。

有一項CJDG同意彼此都需要的練習,當開口想和對方說話、提問時,需要先想一下自己將說出的話是以怎樣的身分和立場開口。若符合前述的角色和原則,那麼就會繼續進行這樣的對話。若不適合,則會自己停止或由另一方提醒。這項練習,是釐清自己在思考下的表達陳述,不是情緒或習慣驅動的言詞,是自我分化的練習。這真的很不容易,而他們有這樣的意願慢慢嘗試。隔一段時間我再看見他們時,這些舉動從彆扭不自在,已經多了幾分自然。我還是會看到這兩個人互動時,有人不耐煩翻白眼、有人話說了兩個字後停下來。

arrow
arrow

    馬康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